近日,鹽城港引航站收到中海油江蘇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發來的感謝信。信中對引航站在臺風“竹節草”過境后的復雜局面下,高效完成LNG船舶接卸任務的專業服務予以高度認可,特別提及創下的多項紀錄,生動展現了引航站作為“水上國門”守護者,在區域能源供應中的硬核擔當。
6天4船破紀錄?臺風后緊急打響“能源保供戰”
今年8月,臺風“竹節草”過境,給濱海港區帶來強對流天氣頻發、潮流波動加劇等嚴峻挑戰。作為華東地區重要的清潔能源樞紐,鹽城港濱海港區LNG接收站的接卸效率直接關系到區域能源供應的穩定。
關鍵時期,引航站以專業攻堅克難,短短6天時間,連續安全高效接卸“諾神”“巴塞羅那”“藍鳥”“米拉哈”輪4艘大型LNG船舶,總接卸量達60萬立方米。此次集中作業不僅一舉刷新中海油江蘇LNG投產以來單周期接卸效率、碼頭使用率、船舶在港最短時間等多項歷史紀錄,更以“零延誤、零事故”的高質量成果,為華東地區夏季能源保供注入“強心劑”。
全月接卸超120萬方?再攀月度紀錄新高峰
鹽城港引航站持續以高水準服務保障能源通道暢通,8月份累計接卸LNG船舶16艘次,接卸總量超120萬立方米,一舉刷新中海油江蘇LNG投產以來月度最大接卸紀錄。從單周期紀錄突破,到全月120萬立方米的月度峰值攀升;從應對極端天氣的應急保供,到常態化作業的效率提升,一組組亮眼的“硬核數據”,印證了引航站的專業實力。
科學統籌+精湛技術?筑牢“水上安全防線”
“面對臺風后復雜水文氣象條件,鹽城港引航站的專業讓人安心!”中海油江蘇天然氣相關負責人表示。在此次密集接卸作業中,引航站展現出極強的統籌協調與技術攻堅能力:作業前,提前研判氣象水文形勢,針對每艘船舶的特性與實時數據,量身定制精細化引航方案;作業中,精準調度引航資源,選派經驗豐富的資深引航員全程值守,實時應對強對流天氣、復雜潮流等潛在風險;面對船舶集中到港的情況,通過高效溝通協調,及時化解各類突發狀況,以精湛技術詮釋了“水上國門第一人”的過硬本領,為能源船舶安全高效靠離泊筑牢“安全防線”。
隨著鹽城港濱海港區LNG產業鏈能級不斷提升,鹽城港引航站將進一步強化責任擔當,以更高標準為能源船舶提供優質服務,助力鹽城港鞏固長三角能源核心樞紐地位,為國家“雙碳”目標及區域經濟綠色發展貢獻更強力量。
上一篇:> > 沒有了